找到相关内容688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慧宗杲“话头禅”理路钩沉——以《大慧书》为线索

    慧书》由于纯系书信函件,此中背景往来、前奏后话等信息多有隐匿:又,《大慧书》涉及的义理、禅法极为精当深邃。由此种种,导致全文读来多显迷离扑朔,犹如幻龙见首藏尾,致使其繁富义深的内在理路,不易省察。本文拟...

    袁经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395194.html
  •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

    1、藏戏在中国戏曲中的特殊地位及贡献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藏戏与汉族戏曲既有在文化背景和底蕴上的差异,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各自的特殊性。特别是藏戏的特殊性,同藏民族本身一样,在各个方面完整...

    刘志群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6.html
  • 心智的培养

    变成了大乘菩萨的那种六度万行的修行方式了。   当时,佛陀提倡这种发菩提心,是有一个背景的。在很早的时候,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不久,从原始佛教的一些经典来看,很多弟子们都有问佛陀,关于这个开悟的修行...

    道隆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6303095482.html
  • 利生法师:《有神论与无神论》

    重要性。 [17]佛教最早传入之时,应随著文化、思想、背景即政治等皆不同印度,为了能在中国站住脚跟,先要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迷信特别是道教相融合,所以“佛”只是作为一种大神,附庸于道学之中,各种仪式也...

    利生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695615.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无我说”而趋向于与外道“神我”合流,但佛经上仍一再强调“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认为“如来藏”只是佛的一种方便说法。佛性如来藏思想在印度得以产生而又未能充分发展,与印度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佛教...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
  • 广仁寺法脉源头——格鲁派的教义

      广仁寺法脉源头——格鲁派的教义   第一、 格鲁派的教义整个包括在宗喀巴对宗教改革的纲领中。宗喀巴为什么对宗教要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现分为两项来谈。   首先,为什么要改革,要把改革的时代背景略为叙述。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驰,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娶妻生子,...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2296115.html
  • 少林僧人指当地政府借炒作寺庙发财

    。这些恢宏的复古建筑,在声势浩大的拆迁中能够得以保留,背景不容轻视。   由旅游管理部门投资的“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和商务管理部门圈地兴建后又转手卖给私人的“十方禅院”,至今仍大门敞开,成为景区内...

    佚名

    |佛教|问题|贪婪|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00063496773.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宗的先驱慧文、慧思也都曾是北方著名的禅师。   由于南北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佛教与王权以及佛教与儒道的关系在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南朝帝王在崇佛的同时,一般对儒道仍加以利用,儒佛道三教皆...价值。同时,在理学被定于二尊的文化背景下,佛教为了生存与发展,日趋向宋明理学靠拢,强调与儒、道等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在以新儒学为主的三教合一的学术思想发展大趋势中,佛教自身的理论学说,也就日趋衰微。 ...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796901.html
  • 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

    曾先后师从北宗、南宗禅宗大师这一特定的师承背景,使得摩诃衍深得南北禅法之要旨,认识到二者各有其长,故在进藏传教及与印度僧人辩论中,兼采二说之长,随机应变,故其说教中充盈着南北宗互融、顿渐兼修的色彩。 ...

    杨富学 王书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1597090.html
  • 敦煌法制文献中的情理法辨析

     用逻辑二分法,将法与情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是法与情和谐一致,一是法、情冲突。   1.先分析法、情和谐。二者和谐的标识性说法是“人情即法”。立法的预设、司法的崇尚营造了二者和谐的背景和氛围。另一...

    王斐弘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4497097.html